機械設備
機械設備協作價的制定,機械設備合作協議書怎么寫
2024-03-31 00:57:34 機械設備 0人已圍觀
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機械設備協作價的制定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機械設備協作價的制定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么來的?
以大小軍閥眾多、飽受兵禍之苦的四川為例,從民國初年到1925年不過短短10余載,全省已有28個師、37個旅,兵額超25萬之眾,每年所需軍費粗略統(tǒng)計竟高達2610萬元,而當時四川全年稅收不過1700多萬元。
四川大小軍閥為擴充實力,此后繼續(xù)瘋狂擴軍,兵額很快達到40余萬人。豢養(yǎng)如此龐大軍隊,耗費自然少不了,據統(tǒng)計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四川捐稅多達100余種——田賦、鹽稅、契稅、厘金,乃至肉禽、煙酒、油糖都要納稅,其他名目還有諸如臨時軍費、國難救急費、安川費、印花費、剿赤費、保安總費,等等。
具體來講,民國年間四川軍閥的斂財手段主要有以下4種:
第一,濫發(fā)軍票。比如民國初年時任督理四川軍務的胡景伊,就發(fā)行了數額達1500萬元的軍用票。雖然前者面值1元,但等到民國4年廢止時,卻只能折換銀元0.45元左右,僅這一項胡景伊就撈走700萬至800萬銀元。更惡劣的是,因為無法填補由此造成的財政窟窿,胡景伊就下令在全省征收田賦作為抵付,實際上是“取償于民”。
第二,征收田賦。有資料顯示,從1912至1931年,四川軍費開支增長15倍,其中征收的田賦總額就在3億元以上。各路軍閥竭澤而漁,甚至預征田賦,一般是提前征收8至10年,最狠的還有提前征收47年的——《新繁縣志》就記載,該縣被要求在民國23年(1934年)就把1974至1981年的田賦提前征收上交,真是敲骨吸髓到了極點。
第三,征收鹽稅。自古川鹽聞名天下,鹽稅也因此在民國時期的該省預算中長期占據首要位置。比如1938年四川鹽稅達3309萬元,遠超田賦1582萬元、契稅121萬元和營業(yè)稅582萬元。
在沒有建立起正規(guī)的現代化金融制度以前,民國各路軍閥籌集軍費基本靠土辦法。
話說甲午戰(zhàn)爭的時候,日本可以依靠發(fā)債籌集軍費,添置幾艘新的戰(zhàn)艦,而當時的清政府只能靠征收農業(yè)稅來增加財政,財政的汲取極為有限,收多了還怕官逼民反。在此之后,我們很少看到政府發(fā)債來籌集軍費的,除了一味的加稅增收外,還有多種原始手段,最終竭澤而漁,民怨沸騰,被推翻。
北洋時期的軍閥軍費的一大來源就是向西方列強的洋行借款,以當時的財政算,三分之一用來還列強的款,剩下的軍費預算和財政開支根本就入不敷出,只能以新債還舊債,為此不惜以出賣國家的主權為條件,例如鐵路的修筑權,經營權,礦產資源的礦權全都作為抵押,借來的錢大都充作軍費,用來擴大地盤和進行爭霸戰(zhàn)爭。
第二位的就是征收苛捐雜稅,據說某一地方的稅種多達200多種,已經提前征到了建國后的1950年; 第三種就是種植鴉片,強迫本地區(qū)的老百姓種植鴉片,然后以低價收購高價賣到上海等大城市,賺取不菲利潤; 但是到了北伐戰(zhàn)爭的新軍閥出現后,情況又發(fā)生了些變化,進行了一些財政改革,蔣介石控制著江浙一帶的稅源,宋子文一年能為蔣介石籌得9000余萬元的財政收入,處于絕對優(yōu)勢狀態(tài)。
閻錫山在山西推行新政,經濟發(fā)展,稅收也不斷增加,也成為一霸。 不過真正財政能力搞起來,在那個時代非得土改不可。
特邀嘉賓:一枚蜻蜓
一個事實是——民國的老百姓,生活水平是不如大清的。
大清的時候,雖然苛捐雜稅也多,好歹有個節(jié)制,因為怕再來一次太平天國,不敢把老百姓逼的太狠。尤其不加農業(yè)稅是大清的政治正確(康熙皇帝定的規(guī)矩),所以大清的苛捐雜稅是有限的,朝廷收入主要靠關稅。
更重要的是,大清內部比較穩(wěn)定,不打仗,慈禧新政之后,清朝的財政收入連連升高。1911年的前十個月財政收入居然達到了空前的三億兩,多是來自于實業(yè)和關稅的增長,老百姓的負擔在彼時還處于一個勉強可以忍受的階段。
到了民國,完蛋了。
民國時期,整個中國陷入了內戰(zhàn)狀態(tài),各軍閥為了擴充軍隊瘋狂聚斂財富,管你老百姓造反不造反。何況熱兵器時代,軍閥也不怕農民起義了。
軍閥的主要收入來源,有以下幾種:
就像《讓子彈飛》里葛優(yōu)說的那句話——“不刮窮鬼的錢你想掙誰的錢?。?!”
歷朝歷代的統(tǒng)治者,缺錢的首要想法就是刮老百姓。大清亡了,軍閥可以肆無忌憚的加征了。蓋房子要交稅,買牲口要交稅,殺了牲口吃肉也要交稅。反正是雁過拔毛,獸走留皮,除了呼吸不交稅,干啥都得交稅。
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外,軍閥們還很有超前意識,他們還可以預征,把未來的稅征出來。河南的軍閥把稅收到了1950年建國之后,熱河的湯玉麟甚至把稅收到了1972年!如果再努努力,沒準連改革開放以后的稅都要由他收。
1921年華北大旱,“東北王”張作霖借“賑災”之名強迫東北農民以半價向奉軍出賣糧食,然后由他組織手下到北京和天津售賣,一轉手就是三四倍的差價,每天的純利潤高達9000大洋,只要手里有兵有權,各路軍閥們多的是摟錢的辦法。
(段祺瑞在天津調停張作霖、馮玉祥)
普及一下“大洋”與現今貨幣的大概比率,在民國時期大洋的購買力是非?!坝餐ā钡模袑<覝y算過,根據各地經濟水平的不一,一塊大洋在上海相當于60元人民幣、在廣州相當于80人民幣、在北京相當于120元人民幣,而在經濟落后的東北,價值高達200元人民幣。
靠賄選當上“大總統(tǒng)”的直系軍閥曹錕,據稱身家達到5000萬大洋,折算起來約有六億元的資產,就算進不去“福布斯排行榜”,也絕對是巨富了。接替袁世凱任大總統(tǒng)的馮國璋所發(fā)的橫財是“數萬萬”,估計馮鞏看見都得嚇著;徐世昌也達到這個數字,張作霖稍遜,也足有“萬萬”。
(曹錕)
軍閥們講究的是土皇帝般的“家天下”,軍隊和錢財既是“政府”的,也是私人的,所以他們的軍費來源和開支仍然是不分彼此,袁世凱曾向五國銀行集團借款,拿到錢后直接將其中的2000萬大洋存入自己的私人帳戶,再弄到青島的德國銀行轉存。
當然,軍閥混戰(zhàn)、軍隊增加、軍費巨增時,指望軍閥們把揣進腰包的私財拿出來是不現實的,怎么辦呢,那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。
中華民國又可以稱之為中“閥”民國,短短的三十幾年大大小小的軍閥割據一方,連年混戰(zhàn),打仗得要錢啊,“大炮一響,黃金萬兩”可不是一句空話,那么各路軍閥的軍費是怎么來的呢?
為了錢軍閥無所不用其極,巧立名目,不顧人民死活,征收各種苛捐雜稅,極力壓榨統(tǒng)治區(qū)內的人民,所以有“民國萬稅”之說。
軍閥依掌握武裝力量大小,往往會控制大小不等的地盤,隨意加派或者截留稅收。
就像《讓子彈飛》里葛優(yōu)說的那句話——“不刮窮鬼的錢你想掙誰的錢啊!”
根據統(tǒng)計,河北一個縣就有300多種新立的各種雜稅,如殺豬要交稅,捆豬的繩子要另外交稅,船開要交稅,船不開也要交稅,上下船還得單獨交稅,出生有落地捐,結婚有新婚捐,死了有棺材捐,種樹有植木捐,·····在軍閥楊森治下,甚至連進城挑糞的農民也要交糞捐。所以當時有人諷刺“自古未聞糞有稅,如今唯有屁無捐?!?/p>
軍閥們甚至貪婪到開始征收“未來稅”,河南的軍閥把稅收到了1950年建國之后,熱河的湯玉麟甚至把稅收到了1972年!北京廊坊一帶的邊防保障特別稅在1937年時已經收到了2035年,已經喪心病狂。 設置關卡,收取過往商人的流通稅,這叫做“厘金”,是晚清督撫們留下的規(guī)矩,當年曾國藩就是靠這筆錢養(yǎng)活的湘軍。厘金對民間商貿的打擊相當大,直到三十年代之后宋子文整頓財政才取消。
辛亥革命勝利后,竊取革命果實成為大總統(tǒng)的袁世凱,只空頂著一個大總統(tǒng)的帽子,各省卻不給他交稅,他就以辦理辛亥革命善后為名,向英、法、美、日本等多國列強借了總額高達2500萬英鎊的借款,袁世凱利用這筆龐大的借款,擴充北洋軍,賄賂收買其他軍閥部隊,從而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范圍。
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的蔣介石總共獲得了十幾億美元的經濟援助,沒有這些錢,他根本打不起內戰(zhàn)
龐大借款,除了高額的利息外,還以海關、鹽稅、煤礦、鐵路等等為抵押,而正是列強侵略中國的重要手段,不論是北洋軍閥還是國民黨新軍閥,賣起國家主權那是絲毫不手軟。
當時民國的軍閥,絕大多數都曾因種植鴉片、販賣鴉片獲利。如西北的軍閥命令老百姓種鴉片,關中大片的土地不種糧食改種鴉片。軍閥將這些鴉片低價收購來,賣到上海武漢等大城市去賺取暴利。 四川軍閥范紹增范哈兒通過長江水道,從四川走私貨物到上海,通過杜月笙等人銷贓,從中掙錢養(yǎng)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機械設備協作價的制定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機械設備協作價的制定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